長牙

長牙會影響寶寶睡眠嗎?常見症狀與舒緩方法全解析

,,

很多爸媽應該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:寶寶突然一段時間變得很煩躁、不容易安撫,結果過幾天就發現小小的白牙頭冒出來了。這才明白,原來是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,才導致寶寶那陣子比較難睡。

▎長牙會影響寶寶睡眠嗎?

長牙

很多爸媽應該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:寶寶突然一段時間變得很煩躁、不容易安撫,結果過幾天就發現小小的白牙頭冒出來了。這才明白,原來是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,才導致寶寶那陣子比較難睡。

在長牙的前期,確實可能會影響睡眠,不過影響程度因孩子而異,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覺得特別不舒服。那爸媽要怎麼觀察呢?

除了寶寶的行為變化,也可以看看牙齦是否紅腫、鼓起,甚至隱約看到牙齒要冒出來的痕跡。

▎為什麼長牙會影響睡眠?

  • 牙齦腫脹不適:牙齦脹痛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,特別在安靜、要入睡時更容易被放大。
  • 夜醒變多:原本睡得不錯的寶寶,長牙時可能會半夜哭醒,需要額外安撫。
  • 入睡時間拉長:因為不舒服,寶寶可能比較難放鬆入睡。

💡 小提醒
  • 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因長牙而睡不好,有些孩子感覺影響很大,有些則幾乎沒有。
  • 長牙造成的不適通常只會持續幾天(通常不超過一週),等牙齒冒出來後,多數寶寶就能恢復。
  • 如果有高燒、持續哭鬧、流鼻水、拉肚子等情況,就要特別留意,因為「單純長牙」不會造成發燒或嚴重症狀,可能還合併其他狀況,需要就醫。

▎哪些牙齒長出來時比較不舒服?

雖然每個孩子狀況不同,但臨床經驗和許多爸媽的觀察都發現,這幾顆牙齒比較容易帶來挑戰:

  1. 第一顆牙(通常是下門牙)

    第一次經歷牙齦破出,寶寶比較沒有適應經驗,所以不適感特別明顯。

  2. 第一大臼齒(大約 12–18 個月)

    面積大、牙齦腫脹範圍廣,很多孩子在這時會比較難睡,夜醒也會增加。

  3. 犬齒(大約 16–20 個月)

    因為尖尖的形狀,牙齦破出時刺激感較強,也容易造成不適。

▎怎麼幫助寶寶?

  • 舒緩牙齦不適:白天時,可以多幫寶寶輕柔按摩牙齦,或提供冰鎮過的固齒器來舒緩不適。也可以讓寶寶在白天盡量滿足口慾需求(多咬一咬),這樣晚上會比較放鬆,比較不易干擾睡眠。
  • 多一點安撫:不舒服可能會比較黏人,可以多抱抱、拍拍,讓他覺得安心。
  • 保持作息穩定:雖然可能會有短暫影響,但大方向的作息依舊維持,能幫助寶寶更快恢復。
  • 必要時就醫:如果出現高燒、嚴重不適或疑似感染,就需要讓醫師評估,因為「單純長牙」不會造成高燒或嚴重症狀。

▎已會自主入睡寶寶的提醒

如果寶寶已經具備自主入睡能力,在長牙期間可以:

  • 適度增加安撫:例如多陪伴、拍拍背,給他安全感,但不要回到過去的「哄睡依賴」。
  • 維持原有流程:還是照著熟悉的睡前儀式與作息,避免太大改變。
  • 給自己彈性:幾天的睡眠波動很正常,不需要過度焦慮,大部分寶寶等牙齒長出來後就會自然恢復。

▎給爸媽的一句話

長牙帶來的睡眠影響通常是短暫的。
陪著寶寶度過不舒服的幾天,給予適當的舒緩與安撫,他會很快回到原本的睡眠節奏。

更多文章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
具護理背景的嬰幼兒睡眠顧問,結合科學方法與溫柔陪伴,專注協助 0–5 歲寶寶改善作息與睡眠品質。不僅幫助家庭建立安穩的好眠節奏,也陪伴媽媽在育兒旅程中看見力量,收穫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