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,
孩子半夜突然驚醒大哭,甚至尖叫掙扎,往往讓爸媽嚇壞:這是「夜驚」還是「惡夢」?
孩子半夜突然驚醒大哭,甚至尖叫掙扎,往往讓爸媽嚇壞:這是「夜驚」還是「惡夢」?
其實兩者很不一樣,分清楚了,才能知道怎麼幫助孩子。
▎夜驚(Night Terror)
定義:夜驚是一種「部分覺醒」的狀態,孩子大腦還停留在深層睡眠,表現卻像清醒。
常見狀況:
- 突然坐起來大哭尖叫、揮舞四肢
- 眼睛可能張開卻沒有反應
- 媽媽怎麼安撫都沒辦法
- 發作後孩子通常不記得發生過
發生時機點:
- 多在入睡後 1–4 小時後(深睡眠階段)
- 常見於 18個月 – 30個月的孩子
改善方法:
- 保持環境安全,避免孩子跌落
- 不要硬叫醒(可能讓孩子睡不回去)
- 等待發作結束,通常幾分鐘後孩子會再度進入深眠
- 白天避免過累,維持規律作息

▎惡夢(Nightmare)
定義:惡夢是孩子在做夢時,經歷了恐怖或不安的內容,醒來後仍能記得夢境。
常見狀況:
- 突然驚醒,大哭尋求安慰
- 能清楚表達夢境,如:「夢到怪獸」、「有人追我」
- 醒來後仍顯得害怕、黏人
發生時機點:
- 多在下半夜或清晨(常見是在睡醒前1-4小時發生)
- 各年齡層孩子都可能發生
安撫方式:
- 抱抱、給安全感,讓孩子知道「妳在」
- 白天可以「反轉夢境」:例如畫下夢境,再讓孩子加上超人或魔法守護 → 幫助消化恐懼
- 避免睡前接觸過度刺激的內容(例如恐怖畫面、吵鬧環境)
▎給爸媽的話
夜驚或惡夢,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睡眠現象,並不代表孩子有問題。
最重要的是:
- 保持冷靜,先確認安全
- 過程中給予孩子安全感,陪伴他度過
孩子的睡眠偶爾會有波動,但妳的陪伴,就是他最大的安定。

寶寶好眠|睡眠寶典
何時可以讓寶寶擁有安撫物?挑選指南一次看
在上一篇提到「嬰兒床內要保持淨空」,這是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,肢體控制能力還不成熟,鬆軟物品容易造成窒息風險。但當寶寶滿一歲、動作發展良好時,爸媽就可以開始考慮,適時介入安撫物,幫助寶寶在睡前更有安全感。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2025-08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