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儀式

睡眠儀式:讓孩子安心入睡的小秘密

,,

睡眠儀式是一段每天重複的睡前流程,就像是一個「放鬆密碼」。它幫助孩子從活躍的白天模式,慢慢切換到安靜的夜晚模式,讓入睡更快、睡得更安穩。

▎睡眠儀式:讓孩子安心入睡的小秘密

睡眠儀式

對還看不懂時間的寶寶來說,他怎麼知道「該睡覺了」呢?

答案就是——你的行為,會成為他的時間提示。

孩子天生喜歡規律感,當每天的流程有固定順序,他就能預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。

而睡眠儀式,就是讓孩子在心理和身體上,逐步進入「要睡覺」狀態的關鍵。

▎為什麼需要睡眠儀式?

睡眠儀式是一段每天重複的睡前流程,就像是一個「放鬆密碼」。

它幫助孩子從活躍的白天模式,慢慢切換到安靜的夜晚模式,讓入睡更快、睡得更安穩。
對小寶寶來說,這份規律能帶來安全感;對大一點的孩子,它則是一種熟悉又溫暖的陪伴。

▎不同年齡的睡眠儀式安排

  • 小月齡寶寶(0–4 個月)
    流程可以簡單一點,例如:洗澡 → 穿包巾 → 唱歌 → 抱抱 → 關燈。

  • 大一點的寶寶(4–12 個月)
    例如:洗澡 → 穿防踢被 → 親子共讀 → 抱抱 → 關燈。

  • 有自主意識的孩子(12 個月以上)
    可以給孩子選擇權,例如今晚穿哪一套睡衣、想讀哪一本書,讓他更願意參與流程,也建立對睡前儀式的熟悉感與安全感。

▎睡眠儀式的小原則

  1. 每天固定:順序與內容一致,建立可預期性。
  2. 保持溫和:過程中盡量安靜、放鬆,避免高音量或強光。
  3. 避免過嗨活動:睡前不要玩飛高高、追逐遊戲或播放嗨歌,孩子情緒過於興奮會難以入睡。
  4. 避免3C:3C 螢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退黑激素的分泌,延後入睡時間,降低睡眠品質。建議睡前至少 2 小時停止使用手機、平板、電視等螢幕產品,改用共讀、聽音樂或溫和親子互動取代。

▎父母也值得擁有的睡眠儀式

父母也值得擁有的睡眠儀式

不只是孩子,大人也需要屬於自己的睡前儀式。

我自己每天睡前會花一點時間保養肌膚,做臉部與頭皮按摩,擦上喜歡香味的護手霜,讓身體和心情一起進入休息模式。這段時間不只是為了睡覺,更是我愛自己的方式。

最後,睡眠儀式不必複雜,也沒有唯一正確的做法。

重點是 每天固定的節奏 + 溫暖的氛圍,讓孩子知道:「接下來,就是屬於睡覺的時間了。」從今天開始,為你的孩子,也為你自己,建立一個專屬的睡眠儀式吧!

更多文章
睡眠儀式
寶寶好眠|睡眠寶典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睡眠儀式:讓孩子安心入睡的小秘密

睡眠儀式是一段每天重複的睡前流程,就像是一個「放鬆密碼」。它幫助孩子從活躍的白天模式,慢慢切換到安靜的夜晚模式,讓入睡更快、睡得更安穩。

閱讀更多 »
安撫物
寶寶好眠|睡眠寶典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何時可以讓寶寶擁有安撫物?挑選指南一次看

在上一篇提到「嬰兒床內要保持淨空」,這是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,肢體控制能力還不成熟,鬆軟物品容易造成窒息風險。但當寶寶滿一歲、動作發展良好時,爸媽就可以開始考慮,適時介入安撫物,幫助寶寶在睡前更有安全感。

閱讀更多 »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嬰幼兒睡眠顧問 • 心璞

具護理背景的嬰幼兒睡眠顧問,結合科學方法與溫柔陪伴,專注協助 0–5 歲寶寶改善作息與睡眠品質。不僅幫助家庭建立安穩的好眠節奏,也陪伴媽媽在育兒旅程中看見力量,收穫成長。